• <code id="htlpc"></code>
      <mark id="htlpc"></mark>
        <tr id="htlpc"><nobr id="htlpc"><ol id="htlpc"></ol></nobr></tr>
        廣東人大網歡迎您!
        您在:首頁 > 人大履職 > 監督工作
        廣東:打造知識產權司法保護高地


          知識產權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支撐,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是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的重要力量。5月31日,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三次會議審議省法院關于知識產權審判工作情況的報告。報告介紹,2018年至今年4月,全省法院共受理各類知識產權案件69.8萬件,審結66.9萬件,約占全國三分之一。全省法院先后制定實施方案并積極落實,努力構建具有國際影響力、大灣區公信力和廣東全域特色的知識產權司法保護高地。

          為協助人大常委會做好聽取和審議我省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工作情況報告,省人大監察司法委兩個月前就開展了一系列調研工作。從調研情況看,全省法院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審判職能作用,健全知識產權審判體制機制,不斷提升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水平,為加快建設科技創新強省、知識產權強省提供了堅實的司法保障。

          廣東省人民代表大會監察和司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梁少芬:省法院牽頭與省市場監管局等11個部門聯簽知識產權協同保護備忘錄,推動各地法院主動與當地部門建立保護協作機制,加強與港澳和國際間司法交流協作,推動大灣區司法保護規則制度銜接一系列舉措,推動了我省知識產權司法領域“嚴保護 大保護 快保護 同保護”格局得到不斷完善,成績值得充分肯定。

          為解決知識產權侵權案件處理周期長的問題,全省法院大力推進案件繁簡分流,深化速裁快審機制。速裁案件平均審理周期45天,當庭宣判率超過80%,推動65%的案件得到快速便捷化解。探索適用“先行判決+臨時禁令”組合拳,防止了專利侵權損害繼續擴大,避免權利人“贏了官司、輸了市場”。

          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委員、省律師協會副會長劉濤:我們可以查明一部分事實就可以先做一個判決,先確認這個知識產權的權屬是不是你的,這樣就為以后保護奠定了基礎,臨時禁令就是哪怕正在審理還沒有作出判決,但是我認為現在要首先把保護知識產權人的合法權益放在一個必須要做的工作,我就可以先做出來一個臨時禁令,禁止侵權人繼續實施侵權行為,從而保護知識產權人的合法權益。

          《“十四五”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提出了全面建立并實施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加大損害賠償力度,顯著提高違法成本。廣東省法院在加大保護力度的同時,也加大了懲治侵權力度。

          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庭副庭長歐麗華:2021年全省專利案件平均判賠82.5萬元,比2018年增長了近150%,4年來判賠超千萬的案件超過100件。

          今年,廣東省出臺了《廣東省知識產權保護條例》,構建了全省知識產權保護“一規劃 兩條例”的大格局,同時也對知識產權的司法保護提出了更高要求。省人大常委會委員表示,為進一步提升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水平,需要將更多知識產權保護案件納入速裁程序中,并進一步加強審判人員力量。

          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委員、民革廣東省委會專職副主委黎智明:我認為還要結合知識產權審判工作出現的新情況新要求,不斷深化改革,要深化知識產權民事、行政、刑事“三合一”的改革,有利于統一司法的尺度,節約審判資源,提高審判效率。

          廣州知識產權法院、深圳知識產權法庭法官人均結案每年超過了400件,人案矛盾比較尖銳,還要化解人案矛盾,提升審判質效。

          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委員、省律師協會副會長劉濤:實際上我認為這個(速裁)標準,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不斷提升,把盡可能多的知識產權保護案件納入到速裁程序中來,可以把我們的先行判決和臨時禁令這種方式,盡可能推廣到更多的案件中,讓我們的知識產權人得到切切實實的保護。

        附件:

        友情鏈接